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

12/18訓練週記


12/12

  感受到超馬的震撼,看到跑者的堅持,看到志工無私的奉獻,看到學生的熱情,共同譜出一幕幕感人的畫面,沒有競爭、只有相互扶持、只有相互鼓勵、只有堅持到底,我看到了、我感受到了,我想這就是跑者所追求的。

晚班沒有跑

12/13

  走私鰻魚苗猖獗之際,在我們的努力之下,終於順利的在出境之前,把它攔截下來,希望能讓心存僥倖者,有所警惕,能遏止走私歪風。

傍晚到竹北體育場,跑17K當作賽前調整。為富邦馬作準備。

12/14 

今天再度到竹北二場館跑15K作賽前調整、計時1:23:09

12/15

  跑道上的感動,換作職場上互動的能量,一切均能淡然處之了,42、195公里道上的風光,為我們帶來多少生命上的力量?改變了多少生活上的困境?在馬場上看到的是一張張堅毅的臉龐,接觸到的是相互扶持、鼓勵的助力,讓原來彼此陌生的一群人,藉由投入去完成一共同的目標,變得不再冷漠;也因有了這個跑道,轉換了心境,在42、195的路上、沈澱了自己,對自己重新的檢視,儲存了能量、重新出發。

  今天晚班沒有跑,當作賽前調整。

12/16

  又是一個人臨時請假,打亂了排定的勤休,又不能規定每個人不能生病,但是總是固定某人在請病假,這就是個人的心態問題了。

  利用上班前到公司內健身房、利用跑歩機跑12K,作賽前調整。

12/17

5公里到42公里

還記不記得你完成你人生第一個5公里時,你是怎麼想的?

1. 我這輩子再也不跑步了。
2. 5公里對我剛剛好,以後我就繼續跑這個距離好了。
3. 要玩就玩大一點,比如說10公里。

如果你會看「運動筆記」,你八成是第三種人。而且,我敢保證,過不了多久,當你完成了10公里的挑戰後,你又會開始垂涎半馬,最後不達全馬不會終止。

假始你已完成了你人生中的第一次長跑比賽5公里,同時很滿意自己的表現,也相信自己的實力不止於此。你可能會這麼想:

—也許,也許,也許我只是小時候欠栽培而已,搞不好,我可以...;
—書本上說,現代人的祖先來自東非,搞不好,我也跟那些肯亞、衣索匹亞的好手一樣,血液中有一些適合跑馬拉松的DNA;

也許這時,剛好加上身邊所謂良師益友的循循善誘、最佳損友的積極勸敗,你終於禁不住誘惑,決定撩下去了,挑戰你的終極目標--全程馬拉松,42公里。

請記得,5公里和42公里絕對不只是距離變成8倍而已,也不只是需要增加耐力而已,你需要的是一種全然不同的跑法、更積極的投入、和一個完全不同的心態。

美國知名馬拉松訓練網站Marathon Training Schedule針對想從5公里升級到全馬的跑友提出以下建議:

1.   和醫生聊聊:首先了解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,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少的壓力。雖然並沒有規定多大年紀不適合跑馬拉松,但年紀愈大,愈要小心。

2.       至少跑過5公里一年 (最好兩年) 後再挑戰馬拉松。

3.       循序漸進:從5公里開始,慢慢挑戰10公里和半馬,讓你的身體慢慢習慣。

4.       在挑戰馬拉松前三個月,每周至少要跑40公里以上。

5.       研讀馬拉松跑者心理狀態的相關書籍,或者和有經驗的跑者聊聊。因為馬拉松新手通常至少要一個人跑三、四個小時,心理的準備也很重要。

6.       確認你的初馬是在比較適合的氣候和賽道舉行。

7.       問問你自己,你為什麼要跑馬拉松。不論是想測試看看自己的身體,還是給自己一個挑戰都沒有問題。但如果你只是想和朋友吹噓,或是想減肥,最好趁早打消主意,如果是這種念頭來挑戰馬拉松,到頭來你只是自找苦吃而已。(想靠馬拉松減肥無異緣木求魚,因為馬拉松跑者需要攝取大量的卡路里。)

記住,跑馬拉松絕不只是拖著你沈重的身軀一步又一步邁向終點線而已,而且不少初馬的人到了後段身心俱疲時,會忘了自己的初衷,反而問自己到底招誰惹誰,為什麼要跟自己過不去,自討苦吃。所以你必須在身體和心理兩方面都做好準備,這樣即使你已經極度疲憊,還能保持樂觀的心情,耐心地完成剩下的距離,並期待下一個馬拉松的到來。

好了,你終於完成你人生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馬拉松了。但,馬拉松是你的終極目標嗎?看完上周日舉行的東吳超馬賽後,你是否又有了新目標?看到關家良一、工藤新實、Scott Jurek、以及國內諸超馬好手在東吳超馬賽的精彩表現,有為者亦若是的你,是不是也在想,也許有一天...


明天就是富邦馬了,因為賽道的設計、出發的排定、參與的人潮等因素,不敢為自己定下目標,只求順利。

賽前調整,本日未跑。

12/18

我的第13馬─2011台北富邦馬拉松(2011/12/18)

  第二次參與富邦馬拉松,(半馬有數次)上届富邦馬,雖然不是我的初馬,但在形式上卻形同初馬(因在2008UMC初馬,準備不足,賽後沈潛了二年多),經過積極的訓練、信心的重建,在去年的歲未,我重新的站上起跑線,但在市民大道上、在前進25K後,遇到了挫折,在極度疲憊下,狼狽的爬回終點,我告訴自己,我一定要回來。

 說是復仇過沈重,不過我是懷著雪恥的心來到賽場,卻對這次的賽事充滿了不確定感,一來是因為本次更改的路線,二來是因為本次更改為以大會時間登記成績;一早站在起跑點上,牆上溫度顯示14度,是個適合跑歩的好天氣,塞爆的人潮,能讓你站的稍後,出發時間能相差幾十分鐘,先行卡位的結果,鳴槍後三分鐘通過起跑線。

 仁愛路綠蔭大道兩旁,企業動員來的啦啦隊,玩得起勁,我卻無暇觀賞,因我必需專心的跑歩,要忙著閃人群,到中山南路9K折返後,情況稍好、在美術館前和半馬分流後才見順暢,進入河濱公園,風稍大了點,在陽光曬不到的地方,還會覺得有些寒意,10K、54分在控制的時間內,只是在河濱的自行車道,有些路段較狹窄,超車不易,不過這段河濱公園我可是第一次進入,規劃算是相當完善,要不是因為跑馬,大概也沒什麼機會進來。

 半馬154、均在預期內,河道內突然傳來優美的音樂聲,循著音樂聲找到了在河道上的畫舫,在畫舫上的一群學生樂團正賣力的演奏著,似是歡迎、抑或是鼓勵、或是加油,而我就在音樂聲的伴隨下邁入下一個10K。跟著指標走,上、下橋樑、過河跑道由寬變窄,跑友摩肩接踵,更是小心謹慎的跨歩,25K後在百齡橋上橋折返後,因方向的轉變,成了逆風前進,賽道上出現了一些歩兵;30K、242,依然照自己的節奏前進,在倒數5K出現後,出水門、進市區、上高架、又下地下道,在如此複雜的跑道上,在前方找到了一位大腳Y的先進當兔子,跟著其腳歩進終點,轉身向賽道鞠躬,完成我的第13馬。(大會時間)03:47:18、名次550、分組180。

 年度大拜拜,主事者為爭取版面,重金請來國際名將參賽,果如預期抱走大筆獎金,作法是否恰當,見仁見智;另路協這次取消高架路段,改跑河道,並沒有說出真正原因,我想應該是路權吧!台北馬拉松,不能跑市區,只能上高架、下河道,總覺得有些遺憾。

 被隔離在河道後,跑道由寬變窄、上橋又下橋,加上灣延多變的地形,也不是那麼順暢,所以還是要小小的抱怨一番,不過還是要感謝主辦單位、感謝沿途志工的熱情付出、感謝交管人員的辛苦、感謝老天賜給我們一個適合跑馬的天氣、感謝市民的容忍,讓我們參與了一場舒適的馬拉松賽事,我們也看到了路協的成長,沿途的補給中規中矩,里程標示清楚,雖然受限於市民的接受度,在現階段無法真正的跑一場屬於台北的城市馬拉松,但是它還是值得期待的…

  回到家後,稍事休息,傍晚到竹22鄉道恢復跑6K,用時39分
本週累計里程92K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